等戚桓陆远风一行人走远了,沧州的官员才敢直起腰,目送他们离开。

    有官员看向一边倒在地上死不瞑目的刘长生,心中五味杂陈,又是担惊受怕,又不免觉得戚桓做事太狠,不留余地。

    官员中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少,都觉得刘长生以次充好虽然有罪,但罪不至死。

    沧州太守看出了同僚对戚桓的排斥,忍不住开口道:“你们可不要犯糊涂啊,这戚桓虽说手段狠了点,但是他也是为了沧州百姓着想。”

    “修复堤坝一事关乎着沧州一带百姓的生死,这刘长生以次充好,到时候修复的堤坝不够牢固,一旦堤坝被冲毁,首当其冲的可是沧州!而那时候戚大人已经回了京城,山高水远,最后谁能救得了我们和我们的家人,还有这沧州的数万万百姓?”

    官员们顺着太守说的情况一想,便觉得后背一凉,也不觉得戚桓心狠手辣了,纷纷道:“太守说的是,是下官等糊涂了。”

    虽说如此,还是有人将这件事情上传到京城。

    这日早朝,就有御史大夫状告戚桓草菅人命,仗着有皇帝口谕便在沧州为所欲为,揽权独大。

    皇帝翻看着御史大夫呈上来的折子,上面通篇都在写戚桓到了沧州后如何打压沧州本地官员,不听从沧州官员的建议一意孤行,还有戚桓在堤坝杀死其中一个木材供应商的事情,最后总结出戚桓就是一个刚愎自用自私自利贪赃枉法心狠手辣之人,其词汇量之丰富,让皇帝叹为观止。

    皇帝决定这个折子他可以藏起来,等他将里面的词语都记下来后,以后就不用怕找不到词语去骂那些老匹夫了。

    那御史大夫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抑扬顿挫地将戚桓的“罪行”讲了个便,讲得自己都感同身受只想掐死戚桓这个罪大恶极之人,在期望得到皇帝认同的时候,居然发现龙椅上的陛下居然有点走神?

    简直是奇耻大辱,御史大夫气得从喉咙里发出吼声:“陛下!”

    皇帝:吓到朕了!

    皇帝:“那你可知道戚桓为何要杀那人?”

    脸红脖子粗的御史大夫哽了一下:“就算事出有因,但戚桓的手段未免太过狠辣无情了!”说着御史大夫便觉得自己还是占理的,便理直气壮了些。